高考理想网 · 助您考上理想学校!
当前位置:高考网 > 高一高二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0-03-22来源:互联网手机版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

2.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导致材料中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 )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3.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 )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等级从属关系 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5.汉朝礼制规定,唯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但1973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的殓服却是金缕玉衣。根据已学知识推断,此人所处的历史时期应在

( )

A.秦朝末期 B.汉朝初期 C.汉朝末期 D.东汉时期

6.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直接原因是 ( )

A.秦要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C.秦要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

D.秦要加强对全国人民的统治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

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B.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

8.《汉书》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根据这段材料,我们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

A.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B.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

C.秦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D.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秦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命

9.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的男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丁)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

10.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11.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B.扩展疆域和势力范围

C.解决地方人浮于事的弊端

D.改变地方无权的状况

12.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三种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都与世袭制相辅相成

B.地方长官都由中央任命

C.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都为后世的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13.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 )

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 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14.《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说明 ( )

A.明朝的内阁实际上就是丞相

B.明朝的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明朝内阁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15.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 )

A.皇权战胜了相权

B.皇权、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C. 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D.皇权、相权的矛盾得到调和

16.下列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B.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

C.易导致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意识

D.可以消除割据,维护国家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丞相

秦朝:皇帝 中央 御史大夫 郡县制

太尉

材料三

吏部

户部

中书省 礼部

唐朝:皇帝 政事堂 尚书省 兵部

门下省 刑部

工部

材料四

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填充下列表格: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制度或机构的特点 主要历史影响

材料一

二 中央:

地方:郡县制 隶属中央,长官由皇帝任命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材料三

材料四

(2)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请根据表格要求和所填内容,为表格设计一个标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 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同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

(3) 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测试

一.1.A 2.B 3.D 4.D 5.B 6.B 7.C 8.D 9.C 10.C 11.A 12.D 13.B 14.C 15.C 16.D

二.17.(1)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制度或机构的特点 主要历史影响

材料一 分封制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王权与族权相结合,体现家国一体。 开拓疆土,扩大势力范围,巩固了周王的统治

二 中央:皇帝制;三公制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郡县制 隶属中央,长官由皇帝任命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材料三 三省六部制

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材料四 军机处

办事效率高,办事机密,直接听命于皇帝。 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

(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机构分化事权,强化皇权。(3)标题:中国古代政治制简表。(或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对比一览表;中国古代中央、地方主要政治制度(机构)简表等。)

18.(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完善三省六部制)(2)唐朝中央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集权决策,相互制约。(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

高考理想网《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原文地址:http://www.gklx.net/gaozhong/252988.html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Vip#gklx.net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链接地址:http://www.gklx.net/gaozhong/252988.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