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想网 · 助您考上理想学校!
当前位置:高考网 > 高考资讯 > 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 

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2017-09-28来源:百年英才高考志愿手机版

一份高考志愿失败的惨痛案例,告诉您志愿填报中,家长到底犯了多少个错误,导致孩子悔恨终生。第一个失误,很多家长至今还不知道!

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案例重现:

小张是2015年的一位考生,当时超过重点线11分,按理来说,这个分数在二本院校可以做出很好的选择。他的目的非常明确,报考某工科大学。

按照该校往年的分数线,他的成绩很难被建筑学、水利水电等热门专业录取,这些专业都在重点线20分以上,于是他和家长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该校物联网专业。

填报志愿前小张的父母找到这所大学的招生老师,招生老师给了明确的答复:小张的分数高出重点线11分,接近往年录取成绩,进院校问题不大,但看最近该专业的火热,进专业会有点悬。但是小张非常自信地在自己的志愿表第二批次第一志愿填报了该所工科大学。

录取分数线出来以公布之后,小张并未被录取。物联网专业分数线暴涨,比重点线高出21分。由于小张所在地区二本阶段实行的是传统志愿模式,第一志愿落空,二三志愿也已经录满,直接进入了调剂志愿,进入一个不太喜欢就业形势也不太乐观的专业就读。

案例分析,志愿填报中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填志愿,把此“兴趣”当彼兴趣

在选择专业时,志愿指导专家经常鼓励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但有些考生却表示自己按兴趣选了专业,结果并不满意,不只专业没有学好,最后兴趣也没了。

这种现象为考生和家长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识别自己的兴趣?

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不少高中生在兴趣识别时往往认为高中时成绩比较好的科目就是兴趣所在,但高中时学习的科目对应的往往是大学里基础学科的专业,感觉上也比较宏观。(在这里,小编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学习群:537981697,只要是与高考有关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帮您哦!)

还有一部分考生的兴趣来源于影视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高科技终端产品,学习哥曾接到过一位家长的咨询,“孩子喜欢机器人,人工智能方面,报你们学校哪个专业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本科教育在学科层面仍然是基础教学,而高科技终端产品已经到了应用层面,并且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体,比如说社会上流行的苹果手机,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操作系统,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屏幕和镜头,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工业设计,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市场营销,你又是因为它的哪项特点而喜欢?

考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专业是志愿填报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按照兴趣选择专业对于本科志愿填报也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关键在于考生要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兴趣所在,“高中生学习”在此给大家三个建议:

一是拆分你的复杂“兴趣”,找到其中与本科专业直接相关的内容;

二是找一些职业规划、性格分析的工具,认识清楚自身的需求和特色,在本科专业中找到与自己契合度最高的方向;

三是选择科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延展性高的基础学科专业,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了解,再有目的地进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具体方向。 

误区二:认为历年招生章程都一样,没有看的必要

不看招生章程,填报高考志愿如同儿戏。招生简章应该怎么读?

1、看高校情况

2、看加分政策

3、看投档比例

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虽然2015年大多省份都已经实行平行志愿,但院校提档比例一般会超过100%,如考生不服从调剂,还是会有被退档的风险。

4、看专业录取原则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

5、看单科成绩要求

6.看身体条件及其他要求

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误区三:过分依赖分数线

高考填报志愿时,以上案例中的家长知道要用高校以往的录取分数线作为参照,但很多家长却过分依赖以往的分数线,导致扎堆报考,人数过多,高校录取分数线被抬高,明明自己的分数已经超过以往的分数线很多,也没有被录取,进而导致考生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最终高考调剂或落榜。

误区四:直奔名校和热门专业

直奔名校

有的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这种填报志愿的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的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有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机会。

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

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只看热门专业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常见的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咨询时常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五: 拒绝招生老师或专家的“忽悠”,只听自己的

在每年的招生季,各高校的招生宣传人员都会奔赴各地向考生和家长介绍、宣传和推荐自己的高校,这种宣传有时就像是在推销一件商品,有的宣传可能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甚至像是在忽悠。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考生和家长会选择无视,只按照自己的判断去选择。那么,面对招办老师的“忽悠”到底要不要听?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关键在于不仅要听,更要有针对地听。

招生老师或志愿专家介绍高校优势的信息,家长和考生要接收,因为这些优势在高校官方网站的简介中未必会看到。

此外,招生老师介绍的有关学校的内容可以不听,但要结合自身的需求问一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问题,比如有考生对南京大学的天文学专业感兴趣,就可以针对这个专业提问一些天文学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专业培养要求、以后的就业形势等。通过和招生老师的交流,考生可以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关高校或者专业的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年英才小编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考理想网《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原文地址:http://www.gklx.net/gaokao/616311.html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Vip#gklx.net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进行处理。

(三) 〖干货|志愿填报的五大高危误区,第一个很多家长还不知道!〗链接地址:http://www.gklx.net/gaokao/616311.html ,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保留本站链接。